中东战局接连失利,俄罗斯和伊朗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战略误判,认识到他们在这一地区的重大错误。这些误判不仅改变了中东的格局,也可能导致巴勒斯坦这个国家的彻底消失。
要评判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是否正确,首先需要理解中东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如果中东对俄罗斯没有任何战略价值,那么即便这一地区发生剧变,对俄罗斯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相反,若中东对俄罗斯至关重要,那么局势失控将对其带来沉重后果。
首先是“防火墙”的作用
中东的乱局,如果进一步失控,极端势力极可能向北渗透,威胁到俄罗斯的南部边界,包括高加索地区和中亚,这可能激化车臣等地的分裂主义情绪。因此,俄罗斯对叙利亚的支持,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南部边境上建立了一道“隔离带”。通过维持阿萨德政权,俄罗斯得以确保这些地区的稳定,防止外部力量向俄罗斯本土扩散。
展开剩余86%其次是能源霸权的维持
中东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产地,俄罗斯与沙特等主要产油国的合作,尤其是通过减产协议来操控全球油价。2024年,油价暴跌,俄罗斯和沙特的减产协议帮俄罗斯弥补了40%的战争开支。2024年,阿联酋也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俄罗斯石油,然后转手以更高价格卖给欧洲,从而绕过西方的制裁,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外汇收入。
再次是对抗美国的战略博弈
随着美国在中东影响力的逐渐减弱,沙特和阿联酋等传统盟友不满美国的态度,开始寻求与俄罗斯的合作。沙特购买了俄罗斯的S-400导弹系统,阿联酋成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最大的投资国之一,投入巨资开发俄罗斯北极的油气资源。这种合作不仅在军事上对抗美国,在经济上也形成了对美国全球战略的牵制。
最后是军火生意的支撑
俄罗斯的军工产业相对疲软,然而军火仍然是其能够向外出口的少数重要产品之一。俄罗斯的武器大量销往伊朗、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成为这些国家维持军事力量的重要来源。
可以看出,中东对俄罗斯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区。如果中东失控,俄罗斯可能会陷入极度的被动局面。
然而,随着叙利亚的政权在2024年底倒台,普京面临乌克兰反攻的压力,俄罗斯在叙利亚的驻军被迫分散,甚至无法提供象征性的援助。阿萨德政权的倒台意味着俄罗斯失去了在中东的战略立足点——叙利亚的军事基地被新政府关闭,俄罗斯的影响力在该地区迅速崩塌。
伊朗的战略失误
在叙利亚危机最为严重时,伊朗未能提供应有的支援。黎巴嫩的真主党请求伊朗提供导弹援助时,伊朗革命卫队以“保存实力”为由拒绝了支援。这使得哈马斯和真主党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陷入困境,武器供应断裂,战斗力大幅下降。
在此背景下,叙利亚新总统朱拉尼上台后,立刻采取了与以色列的妥协政策,切断了对真主党的武器支持,并默许以色列战机穿越叙利亚领空对伊朗进行轰炸。由于叙利亚的封锁,哈马斯的装备损失严重,真主党的火箭弹数量急剧下降,几乎无法与以色列抗衡。
巴勒斯坦的历史与现实
巴勒斯坦的悲剧源远流长。1947年,联合国通过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划分为两个国家,其中犹太人获得了57%的土地,建立了以色列,而阿拉伯人只分得了43%的贫瘠土地,这种不公正的分配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爆发。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不仅失去了联合国分配给他们的土地,甚至连“纸上的国家”都未能建立。
1964年,流亡的巴勒斯坦人在阿拉法特的领导下成立了巴解组织,提出“武力夺回土地,消灭以色列”的目标。虽然进行过多次袭击,但最终因实力悬殊,巴勒斯坦的武装斗争未能改变局势。1988年,巴解组织宣布放弃消灭以色列,接受联合国的分治决议,决定建立巴勒斯坦国,首都设在耶路撒冷。然而,这一愿景终究无法实现,因为以色列绝不会轻易放弃耶路撒冷。
1993年,巴以双方达成协议,以色列逐步撤出部分土地,巴勒斯坦则设立了民族权力机构,成为一个临时政府。然而,巴勒斯坦至今只能控制约旦河西岸的40%土地,而以色列却通过控制边界、外交政策和水源等手段,依然牢牢掌握着主权。
巴勒斯坦现状的悲剧
到2000年,和平谈判破裂,巴勒斯坦发动了起义,巴以和谈彻底崩盘。2011年,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但遭到美国否决。2012年,巴勒斯坦成功升格为联合国观察员国,并获得与梵蒂冈同级的地位,从而能够将以色列告上国际法庭。然而,尽管如此,巴勒斯坦依然未能改变困境。
加沙地带被哈马斯控制,约旦河西岸由法塔赫管理,双方矛盾深刻。2007年,哈马斯武力夺取了加沙,导致巴勒斯坦实质上分裂成了两个“国家”。目前,巴勒斯坦实际控制的面积仅为2500平方公里,不到1947年分治时的22%,并且被犹太定居点割裂成碎片。巴勒斯坦没有军队,货币使用以色列谢克尔,水电供给依赖以色列,这让它几乎不具备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基础。
巴勒斯坦的未来
即使联合国大会在2024年要求以色列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占领,以色列对此却置若罔闻。以色列不仅通过经济封锁、基础设施摧毁等手段不断削弱巴勒斯坦的生存空间,更通过控制加沙的水源、土地、甚至电力供应,让加沙的70%人口依赖国际援助生存。失业率高达46%,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严重制约。
如今,沙特和阿联酋等富裕国家表面上谴责以色列,实际却更关注与以色列的经济合作,而俄罗斯和伊朗则陷入了各自的困境。美国每年对以色列的军援达到38亿美元,而欧盟依然对以色列进行军售,对巴勒斯坦的援助却设置种种限制。
加沙的未来
如今,以色列已经把加沙地带更名为“哈马斯坦”,并在这里实施了数字化监控和数字货币管控,切断了巴勒斯坦的社群联系。约旦河西岸的领土也被以色列重新标注为“犹太和撒马利亚”。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巴勒斯坦将不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国家,甚至其名称也将沦为历史的地理名词。即使“巴勒斯坦国”依然存在,但控制权已经完全归属以色列,巴勒斯坦人民将被数字化圈禁,成为无形的囚徒。
发布于:天津市嘉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