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摄影报道
近期,正是吃葡萄的季节,夏黑、巨峰、阳光玫瑰等品种陆续在成都上市。除了这些常见的品种,四川天府新区伏季水果产业研究院天府水果创新基地也引进、培育了多个不同风味的新品种,包括自带浓郁玫瑰香味的蜜光、有着红酒香味的妮娜皇后以及糖度超过20度的新郁等。7月17日,记者实地走访该基地看到这些新品种长势良好,很快就会成熟并陆续在成都上市。届时广大吃货们更有口福了。
葡萄
多个新品种在成都“开花结果”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该基地的葡萄大棚。葡萄藤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密密麻麻挂着一串串葡萄。“这个品种叫‘蜜光’,目前已经成熟了。”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专家钟奇说。据钟奇讲解,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葡萄品种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这个品种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品种。它的糖度达到20度以上,产量、品质都不错,有望打破国外垄断。
“这个品种是‘新郁’,特点是高产,非常适合成都种植。”他继续介绍。在成都地区一般的葡萄品种每亩产量约3000到3500斤,一串重1斤多,而这个品种每亩可达5000斤,一串可达到2斤重。此外,基地还种植了一个带有红酒、玫瑰香味的品种——“妮娜皇后”。普通葡萄批发价5元左右一斤,而该品种每斤超过20元。它是近年来上市的新品种,也是目前市面上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
葡萄
钟奇说:“葡萄是季节性很强的水果,一般每年6月底上市,持续到10月初。不同品种上市期不一样。基地种植了多个品种,整个葡萄季都有葡萄成熟。它们会陆续在成都上市。”
“黑科技”让种植更轻松、高效
近期,成都持续高温天气,这种情况对葡萄的种植是否会造成不利影响呢?“如果气温太高没有及时应对处理,可能导致葡萄树的叶子干枯,果实烂掉。”钟奇说。应对高温天气,大棚内需要通风排气降低温度,同时浇水补肥,得益于 “黑科技”满满的大棚,以及工作人员的细心管理,最近的高温天气对基地的葡萄影响不大,整体长势良好。
葡萄
“大棚顶高4.5米,比一般大棚高,更易于通风。”他向记者介绍大棚内的“秘密”:顶部设有全自动“全景天窗”,薄膜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关覆盖。比如需要保温或者遇到下雨等天气就会关上,而遇到棚内高温则可以打开透气通风。同时,还配备了果园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在机器上就能实时看到土壤湿度、病虫害等情况,还能预报天气。如果葡萄需要浇水或者施肥,只需要在屏幕上操作,就能通过田间管网自动浇水施肥。此外,还配备了轨道植保采摘运输一体机,可通过遥控器控制其实现均匀又高效的自动植保及运输。
他说:“整个基地实现了全机械化、自动化,200多亩的葡萄只需要3个人就可以管理。科技让种葡萄更轻松、更高效了。”
葡萄
推广农业技术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据了解,截至2024年,天府水果创新基地收集保存枇杷、葡萄、桃、梨等果树种质资源216 份,涵盖地方特色、野生、国内外品种及创制优系材料等,为品种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钟奇说:“未来基地会种植、培育更多的新品种,不断丰富成都本地的‘果篮子’。”
除了新品种研发,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针对成都平原高温高湿寡日照生态条件下葡萄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应用了绿色防控技术,同时结合表土聚垄、重施有机肥、精准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鲜食葡萄定植1年每亩产量达2100斤,商品果率95%,每亩省工10个,节水节肥节药35%~50%。
葡萄
此外,还将平衡施肥、疏花匀果套袋等标准生产技术推广给果农。有了先进的技术支持,葡萄的产量、品质都得到了提升,销量也更好了,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和应用,借助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园区)项目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加大成果转化力度,让广大市民朋友更好享受到智慧农业迭代升级带来的舌尖上的美味。
嘉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